


自動(dòng)化刨槽折彎多依賴(lài)于數控折彎機,在折彎工藝可知,工件在折彎后,裝飾面折彎棱邊都呈圓弧狀,其半徑大小和金屬板材厚度成正比,板材越厚折彎形成的圓弧半徑越大。在電梯轎廂裝配中,若折彎半徑較大,轎廂壁板、吊頂折彎板會(huì )出現拼接縫隙較大的情況,從而影響美觀(guān)。
金屬板材的厚度不同,其刨槽深度也有所差異。電梯轎廂刨槽折彎工藝中,刨槽后剩余板材厚度一般為原板材的40% ~ 50%,如,板厚為1.0mm,則刨槽深度為0.5mm,余料厚度為0.5mm;板厚為1.2mm,則刨槽深度為0.7mm,余料厚度為0.5mm;板厚為1.5mm,則刨槽深度為0.9mm,余料厚度為0.6mm;板厚為2.0mm,則刨槽深度為1.2mm,余料厚度為0.8mm。刨槽過(guò)淺會(huì )使折彎效果不明顯,過(guò)深則容易影響工件結構強度。
金屬板材在經(jīng)過(guò)刨槽工藝后,折彎回彈雖然大幅降低,但仍然存在,因此在刨V 形槽時(shí),可根據工件的折彎角度靈活開(kāi)槽。一般不銹鋼薄板V 形槽的開(kāi)槽角度要比折彎成形角度大1°~ 2°,如一個(gè)成形角度為90°的工件,其V 槽開(kāi)槽角度一般為92°。這樣就能很好地避免折彎回彈造成的角度誤差了,如圖5 所示。
槽刀的種類(lèi)主要分為菱形頂角槽刀、正方形槽刀、三角形槽刀、圓形槽刀等,刨槽時(shí)可根據V 槽的不同形狀和角度來(lái)選擇合適的刀具。刨普通V 槽時(shí), 刀具角度應該小于V 槽的角度。如,V 槽角度為45°~ 60°時(shí),應選擇菱形頂角為35°的槽刀;角度為60°~ 80°時(shí),應選擇正三角形槽刀;角度為80°~ 90°時(shí),應選擇菱形頂角為80°的槽刀;角度大于90°時(shí),應選擇正方形槽刀;開(kāi)圓槽時(shí)則選用圓形槽刀。.